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商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23)》發布。2023年,全國法院審結商事仲裁司法審查案件1.6萬余件,辦結仲裁保全案件5100余件。
最高法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王淑梅介紹,最高法通過辦理報核案件明確審查尺度。2023年,最高法民四庭共辦理29件仲裁司法審查報核案件,其中18件同意報請法院的處理意見,7件不同意報請法院的處理意見,4件退回補充查明事實。在申請人李某某與被申請人陳某某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一案中,最高法認為仲裁裁決變相支持虛擬貨幣與法定貨幣之間的兌換,違反我國關于禁止虛擬貨幣投資交易活動的金融監管政策,構成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法定撤裁事由,同意下級法院撤銷仲裁裁決的報請意見。
低撤裁率、高保全率體現支持仲裁立場。2023年,全國法院撤銷或部分撤銷仲裁裁決552件,撤裁率5.11%,相較2022年5.28%的撤裁率基本持平;辦結仲裁保全類案件共5100余件,其中4900余件得到法院支持,支持率95.73%。
2023年,全國法院裁定承認(認可)和執行境外仲裁裁決案件69件。承認和執行的外國仲裁裁決不僅包括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瑞士國際體育仲裁院、日本商事仲裁協會、俄羅斯聯邦工商會國際商事仲裁院等十多家外國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還包括臨時仲裁庭在英國、印度等國家作出的裁決。
“全國法院善意履行《紐約公約》義務,只有3件案件因超過申請時效、被申請人身份不確定無法確定管轄權、已在作出裁決國家的法院申請撤銷該仲裁裁決書的原因,裁定駁回了承認和執行申請,其他外國仲裁裁決均被裁定承認和執行,體現出人民法院成熟的司法審查理念和裁判思路,進一步彰顯善意履行條約義務的友好態度和大國擔當?!蓖跏缑方榻B,此外,人民法院加強區際司法協助,審結申請認可和執行香港仲裁裁決案件32件。
王淑梅表示,人民法院秉持尊重當事人仲裁意愿的原則,對仲裁協議作有利于協議效力的解釋。對于實踐中經常出現的當事人約定仲裁機構名稱不準確、不規范的情形,按照有利于仲裁協議有效的原則解釋。例如,國內仲裁司法審查案件中,只要可以確定仲裁機構的唯一性,即認可仲裁協議的效力,尊重并鼓勵當事人以仲裁方式解決糾紛。
編輯: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