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范瑞恒
3月7日,一份七千多字的“企業用工風險體檢報告”,呈現在某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石某的面前。
看到標注的18項風險項,石某感慨道:“律師提前發現了企業潛在用工風險,這有利于我們建立完善的勞資管理制度。”
這份“體檢報告”的作者是天津秦天(寧河)律師事務所律師團隊。此前的一個月時間里,該所律師宋建巖、馬楠、李亞敏多次到某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審查《勞動合同》等系列文件文本,并就公司的招聘入職、人員管理、管理程序等進行溝通交流,最終形成了“體檢報告”。
宋建巖告訴《法治日報》記者,“法治體檢”是律師為企業提供系統性的或專項性的法律風險評估,發現潛在的法律風險和管理風險,提出有效防范法律風險的措施和具有操作性的治理方案,為企業防范經營風險和規避管理風險提供解決方案的服務。
在天津,給企業提供專業高效的法律服務已成為一種共識。
“某次公益法律咨詢服務中,區內一家網絡科技公司因無正式合同,無法收取技術服務費。”3月12日,和平區召開的法護營商暨“百律聯百企”工作總結部署會上,國浩律師(天津)事務所律師李立功分享了服務企業的案例,“我幫助該企業梳理資料,制訂談判、訴訟策略,最終協助其挽回損失30萬元。”
在會上,和平區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田翊瑩向轄區律師發出號召:“律師要增強主動服務意識,深入企業治理‘腹地’,剖析法律需求,排查風險隱患,直擊制度‘軟肋’,提供合法、全面、客觀的解決方案,以法治護航企業行穩致遠。”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律師協會會長牛同栩把目光聚焦在民營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話題上。“我在執業中遇到不少企業遭遇商業秘密泄露后卻難以維權的案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這次從加強技術手段和強化制度約束等角度出發,為企業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建言獻策。”牛同栩說。
這些都是天津律師為企業發展注入法治力量的生動體現。
據天津市司法局律師工作處處長尹廣香介紹,該局聯合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聯、市律協制定《“律企同行·法護營商”2024年度實施方案》,以高水平法律服務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為活動主題,以制造業企業、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為服務重點,通過建強一支專業隊伍、聚焦兩項重點任務、突出三個專業領域、用好四種服務方式,著力強化律師隊伍專業化建設,助力企業在法治軌道上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邁進。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天津549家律師事務所為1.2萬家企業提供各種形式的法律服務超2.8萬件次,通過訴訟、調解、仲裁等方式幫助企業處理民商事糾紛近1.9萬件,挽回損失約17.6億元。
同時,天津還引導、支持廣大律師參與法律援助案件、村(居)法律顧問、普法宣傳等各類公益法律服務,2024年度全市律師累計公益法律服務時長約74.6萬小時;選拔66名新入職律師到113家司法所實踐鍛煉,組織選派12名優秀青年律師赴青海、甘肅進行志愿服務,參與人民調解、基層法治建設等工作,助力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實現青年律師培養和基層法治建設互促共贏。
“一系列探索助推天津律師行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天津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要緊扣中心大局發揮職能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編輯:劉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