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搜索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從“跑腿小哥”到“鄉村紐帶”——

快遞員如何托起農村物流網?

2025-03-27 16:49:44 來源:《農民日報》 -標準+

投遞員莫富元為老鄉投遞包裹。韓靜樺 攝

隨著“快遞進村”工程的深入推進,農村物流體系逐步完善,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到2024年已是“快遞進村”工程實施的十周年,“不用跑去遙遠的鎮上取快遞”“家門口收寄快遞”正成為越來越多村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從“跑腿小哥”到“鄉村紐帶”,在這張加速織密的農村物流網的最末端是風雨無阻的快遞員穿梭于田間地頭,連接城鄉供需。但他們偶爾卻面臨收入不穩、社保缺失等現實困境。當無人機、無人車逐步進入農村物流,快遞員的角色會被取代嗎?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如何讓這些“最后一公里”的守護者更有保障、更有未來?讓我們走近他們的故事,探尋農村物流網背后的堅實力量。

腳步丈量需求 投遞洞見真知

隨著“快遞進村”工程的逐步深化,快遞員像觸角般深入基層一線,在“最后一公里”觸達農村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從前盼他送信的人,現在等著他送快遞。”莫富元是貴州省龍里縣的一名投遞員,從事30年投遞員的他,親歷了郵政行業的發展,也在這個過程中見證了鄉村的巨變。

龍里縣冠山街道辦事處平西村種植了3000多畝油茶樹,2024年,莫富元與當地村民共同成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一起助推此地發展成為國家油茶良種基地試驗示范林。經過努力,去年平西村的油茶產業初顯成效,產出油茶果8萬多斤,有效帶動當地群眾靈活就業。

“日常投遞工作就是我和群眾聯系溝通的最好橋梁。”作為河北省邢臺市城區寄遞事業部鄉郵投遞員,走街串巷的工作性質讓郭紅崗直面許多難點。在走訪中,郭紅崗發現,很多鄉村農產品寄遞困難,好東西出不了村,影響到農民增收。為解決農產品出村的難題,他深度拓展“電商+快遞”協同發展路徑,聯系南和郵政攬投部,積極促進運輸路線及收寄方式調整,并使用專用的郵政包裝箱,將特產農產品南和特色西紅柿從農民家門口的攬收站點拉至網路運營中心周轉,上機分揀后,以最快速度從田間地頭到達城市餐桌。

在他看來,豐富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快遞代收自提、政務便民等便民利民服務,能夠從“留站點”“活站點”“強站點”三個維度破解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建得起、立不住”的難題,發揮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在農村公共服務效應。比如推廣“信息化地圖”管理,實時監測站點運行狀態,同時培育典型示范站點,總結可復制的經驗并加以推廣。目前,無人自助式的智慧綜合便民服務站在邢臺已設置9個,為更多群眾提供一站式“寄遞+多元場景”生活服務。此外,郭紅崗還與鎮上的再生資源回收點聯系,倡導“郵政+環保”試點新課題,這一行動不僅實現廢物回收利用,還給村民增加了一份收入。

腳步丈量需求,投遞洞見真知。在基層末端,正是許多快遞員用扎實的工作經驗,給出切中痛點的建議,才讓快遞業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和方向。

社保兜底民生 權益筑牢根基

今年3月以來,“給外賣員上社保”成了引發社會熱議的高頻詞。同樣有著靈活就業性質的快遞員的權益保障問題,也頻頻引發討論。

一石激起千層浪。勞動關系認定難、行政管理手段有限、勞動者權益保障缺失……隨著討論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破解這種新就業群體的權益保障問題任重道遠。在快遞行業中,快遞員的社保覆蓋率與快遞企業性質相關。據了解,京東、順豐等直營企業較多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加盟制快遞企業的多數快遞員無社保。

據統計,全國快遞從業人員超450萬人(含全職與兼職),而對于快遞員本身來說,是全職還是兼職、是否有在工作地定居意愿、是否愿意繳納異地社保等種種因素,也使得這一群體的社保繳納和管理更為復雜。

同時,根據市場調研發現,新就業群體大多是在異地工作,其中部分人可能追求的是“賺快錢”“能干一天是一天”,繳納異地社保并不現實,也導致他們自己繳納社保的意愿并不強烈。上海的31歲快遞員李源說,當初招聘的時候就被告知公司不給繳納社保,他也欣然接受了:“我感覺交不交社保沒什么影響,只要工資高就行,來也就是想掙個快錢。”而對于一些年齡較大,圖穩定的快遞員來說,能繳社保格外重要。“來這工作就是因為公司給繳納五險一金,我馬上快40了,想找個工資高又交社保的地也難。”一位45歲的快遞員告訴記者,他覺得交社保關乎退休后領養老金,意義重大。

針對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參保意愿低、繳費壓力大等問題,TCL董事長李東生認為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參保門檻,將更多靈活就業人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很重要。其中包括下調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統籌基金繳費費率,減輕繳費負擔;建立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納動態調整機制,提供月度變更繳費檔次的機會;全面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工傷、失業等部分險種的社保參保限制,統一全國參保條件和標準。

當語境切換到農村地區,功能逐漸疊加的村級服務站點往往性質更為復雜,面對快遞員流動性大、用工靈活的特點,一個村級服務站點要能“立得住”,面對農村物流里“人少”的難題,權益保障更要到位。

據了解,青海省檢察院在公益訴訟調查中發現60余家快遞企業存在斷繳或未繳工傷保險問題,通過檢察建議督促53家企業補繳、13家新參保,覆蓋全省村級快遞員。確保村級快遞員在工傷事故時獲得賠償,并推動建立“郵政+社保”聯合監管機制。專家表示,未來需進一步強化工傷保險全覆蓋和勞動合同規范化,避免“外包規避社保”問題。

快遞快遞,不僅要“快”,“遞”得好也同樣重要。作為物流鏈條“最后一公里”的關鍵實踐者,快遞員的寄遞服務直接影響著客戶的體驗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下一步還需要相關企業或當地責任主體明確末端快遞員的各種權益保障,包括崗位設置、工作環境、福利待遇等方面,真正讓村級服務站點“建得起、立得住”。

科技賦能轉型 培訓激活未來

快速直達目的地、覆蓋偏遠地區、適應復雜地形……無人機在低空物流領域的應用優勢明顯。2月16日,一架搭載羊肉的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從陜西榆林榆陽馬合通用機場起飛,以180公里的時速穿越黃土溝壑,經過2個多小時的平穩飛行精準降落在西安藍田通用機場,比傳統陸運節省了將近5個小時。

從智能快遞柜、無人車再到最近興起的無人機,為達成降本增效的目標,許多快遞企業紛紛發力基礎設備的科技賦能,而提升快遞員的職業技能和工作效率也迫在眉睫。

去年12月,在甘肅省金昌市,總工會通過創新服務,推出了無人機操控技能的免費培訓,從飛行原理,手動起降到拆裝調試,滿滿的“干貨”受到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熱烈歡迎。這一措施不僅為快遞小哥們打開了新的職業發展路徑,也為當地的低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昌市金川區的快遞員張強就是此次培訓的受益者之一。隨著電商銷售高峰期的到來,快遞物流的工作量激增,張強在參加了工會組織的無人機操控技能培訓后,不僅學到了實用的技術技能,還成為了公司首位執飛無人機的員工。

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在高速運轉的快遞環境中,無人機駕駛員不僅是普通的操作工,更是多方面技術技能的集合體。來自廣東省深圳市順豐速運的無人機駕駛員李佐強說,他不僅需要對無人機的零部件、結構原理非常熟悉,還需具備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在一次松茸采摘季的活動中,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成功克服了高原地區的氣候與地形限制,通過精心設置無人機的工作方案,大大提升了快遞效率。

近年來,低空經濟成為一片藍海,以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器)等新興飛行器為代表的低空物流能多大程度上賦能農村物流的應用場景尚未可知,但目前各地的具體實踐讓很多人看到了可能。行業認為未來人機協同仍是主流,技術是互補而非替代,同樣對于快遞員來說,不斷學習,才能有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

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末端快遞員工的權益保障,我們看到全行業正在著力構建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的農村物流體系。在降本增效成為行業追求的目標的同時,也不要忽略農村地區的發展前景,助力鄉村振興和城鄉經濟協同發展。

(2025年3月27日《農民日報》記者 胡燕俊)

編輯:吳攀



久久国产最新观看地址,久久亚洲国产综合网,日本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久久精品亚洲领先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 小泽玛丽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看 | 亚洲中文AⅤ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