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搜索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村志鋪就“村治”路

2025-04-01 16:52:28 來源:《瞭望》 -標準+

◇“沒有村志編纂,我們永遠不知道腳下土地藏著多少故事。”

◇村志編纂是一次系統的村情調查、資源普查和文物詳查。鹿泉村志編纂不僅是鄉土歷史記憶的復原,更成為當地續寫新篇章的密碼,實現從“尋根”到“續脈”的跨越。

鹿泉村志編寫陳列館的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各村編寫的村志(2025年3月25日攝)翟磊 攝

“挖掘鹿泉歷史,追溯村寨淵源,傳承祖先文明,盤點城鄉山川……”在太行東陘的東坡山上,鹿泉村志編修紀念碑巍然矗立。

這一歷經十二個寒暑的文化工程,其價值正在顯現: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通過編纂村志,不僅打撈出湮沒于歷史長河的紅色記憶,更找尋到振興鄉村的文化動力。

從石邑銅戈的青銅回響,到抱犢臥佛的禪意靈光;從革命烈士王克新的壯烈足跡,到《人民日報》在戰火中的輾轉歲月;從華北軍政大學的星火搖籃,到引崗精神的時代豐碑……總計8000余萬字的村志以“活態密碼本”的形式,串聯起鹿泉的鄉土文化與紅色基因。

2011年起,從東焦村試點起步,鹿泉在全國較早推動村志編纂工作全覆蓋。這場始于歷史尋根的文化實踐,逐漸成為當地推進生態轉型、文旅融合與鄉村治理的振興引擎。

斷層處打撈傳承密碼

春寒料峭,在鹿泉區宜安鎮東焦村東坡山的蒼松翠柏間,星火革命史展覽館靜靜矗立。

這座記錄著鹿泉歷史文化的場館內,村志編寫陳列館尤為引人注目。陳列館內整齊擺放的197部村志,以8000余萬字的浩繁篇幅,構筑起一部鮮活的“鄉土文化史詩”。

“這不僅是完整的鄉村記憶庫,更是紅色基因的傳承密碼。”星火革命史展覽館館長何建英為參觀的游客講解說,自2011年起,歷經十二個寒暑,鹿泉完成了208個村莊的志書編纂工作,并在編纂過程中產生350多個歷史新發現。

這8000余萬字的“鄉土文化史詩”編寫工作,源自一次對革命烈士的尋訪。

2011年,一封求助信擺在時任鹿泉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安明法的案頭:東焦村村民希望迎回革命烈士王克新的遺骸在家鄉安葬。為使烈士葉落歸根,安明法帶領調研組先后去邢臺、鄭州、開封等地尋訪,確定烈士生平籍貫后,多方協調將烈士遺骸由河南遷葬至河北省英烈紀念園。

“王克新烈士犧牲于豫南秋收起義。沿著烈士學習戰斗的足跡尋訪,我們發現他不僅是鹿泉第一位中共黨員,還是河南省黨團組織的主要創始人,楊靖宇的入黨介紹人。”安明法說,這位載入黨史的重要革命先驅,在家鄉卻鮮為人知,由此推想,全區208個村莊一定還深藏許多亟待挖掘的故事。

由此,安明法向區領導建議通過修村志的方式,系統挖掘整理和傳承鹿泉歷史文化。2011年,鹿泉成立村志修撰工作專班,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完成全區村志編纂,摸清文化家底。

村志編纂的12年間,在南故邑村,春秋戰國時代石邑古城的往事被重新“打撈”;在南甘子等村,舊時墜落的隕石被測繪記錄;在北新城村,明代牌坊蘊含的德治故事被重新講述……這些散落在田間地頭的歷史碎片,經村志編纂者的手,拼合出鹿泉完整的歷史文化圖景。

“整理史料時,我們意外發現《人民日報》在東焦村的工作印記。”83歲的《東焦村志》主編何順祥說。他介紹,1948年中共中央華北局機關報《人民日報》成立后,采訪部和行政后勤單位駐扎在東焦村,編輯部設在平山縣里莊村。同年10月戰爭形勢變化,報社所有人員和部門緊急轉移至東焦村,在此進入相對穩定的辦報時期,直至1949年3月遷往北京。

“沒有村志編纂,我們永遠不知道腳下土地藏著多少故事。”何順祥說。

修志方法論

“萬事開頭難,實施一項前無古人的系統工程更難。”一直主持村志編纂的安明法在《鄉村志編修報告》篇首這樣寫道。

鹿泉自古未曾編纂過鄉鎮志和村志,面對全區數百村莊修志的挑戰,他們需破解標準統一、體例規范、內容審核、意見征求等一系列難題,在無先例可循、無范本可依的困境中蹚出一條路。

為突破編纂難點,鹿泉選取積極性較高、資料留存基礎較好的東焦村和高家臺村作為試點。

“雖然做了大半輩子老師,但我們從來沒有寫過書,更沒寫過史書。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東西,比如體例怎么設計,章節怎么規劃,文字怎么表述……種種難題讓人望而生畏。”何順祥介紹,《東焦村志》編寫組共7人,都是東焦學校教師。

本著“把東焦歷史傳承下去”的初心,2011年3月,這群平均年齡70歲的教師忐忑地領受了編纂任務。

全面系統搜集資料是編好村志的基礎。“東焦村曾隸屬井陘,相關檔案需多次往返查證,耗時半年多。”《東焦村志》編寫組織者、東焦東隊老支書安會平回憶,村志修撰工作專班隨后協調區統計局、組織部、檔案館等六部門將資料集中歸檔,提升查詢效率。

初步整合資料后,編寫組進一步通過田野調查和口述采訪對資料內容交叉驗證。

“百團大戰中跳崖犧牲的‘掛云山六壯士’,大家知道其中一人是我們村的,但沒找到實證資料前還要打個問號。”《東焦村志》編寫組負責攝影工作的王濱生說,為確保真實性,他們驅車70多公里到井陘縣半山腰考證,最終在紀念碑文中確認了壯士的籍貫信息。

“三月二十日,八路軍某團在東焦與日偽軍發生遭遇戰……”何順祥指著“村志大事記”一章說,這段僅200余字的戰斗記錄,是在走訪村里百余位村民后,根據口述材料整理而成。

“真實是志書的生命,我們拒絕‘剪刀糨糊式修志’。”時任鹿泉區宜安鎮黨委副書記、《東焦村志》編委會主任封曉廣說,編寫組每周六開碰頭會,集體評議上周內容并規劃下周任務,實行“誰調查誰負責”責任制,通過集體評議的內容才予保留。這項貫穿全程的制度保障了志書真實性。

編纂工作很快從單純的志書編纂,擴展為全體村民共同參與的文化傳承實踐。在編寫組宣傳影響下,東焦村上至耄耋老者、下至青年學生,近至鄉鄰、遠及海外,都積極撰寫回憶文字、提供歷史資料。

材料豐富必然面臨取舍。“曾有村民要求將個人工作業績寫入村志,還有騎行愛好者希望記載其環游全國的經歷。”何順祥舉例后說:“我們都沒同意。修志必須明確收錄標準,嚴格區分個人事跡與集體記憶。”

“為了振興家鄉而編纂,為了子孫后代而耕耘。”安明法這樣評價編寫組。在歷時一年多的修志過程中,編寫組成員不計報酬,不計得失,白天實地調查,晚上加班撰稿,所用稿紙達100多斤。

2012年3月,《東焦村志》初稿完成。鹿泉村志編纂專班對試點工作總結后,形成可操作、可推廣的修志經驗:以《地方志工作條例》為遵循,統一編寫標準與原則;建立主編統稿,村兩委、黨員村民代表、家族代表三層會審,區史志辦審查把關的工作機制。

2012年4月,鹿泉召開村志編纂動員大會,號召各村參與村志編纂。鹿泉的村志編纂工作全面鋪開。

“村志編纂需要一大批有學識、有威望的文儒積極參與。”安明法介紹,2015年,鹿泉成立志愿者協會村志分會,先后組織動員1500余名文儒及200余名在外地工作生活的老鄉親參與村志編纂。

鹿泉探索通過鄉鎮財政補貼、村兩委組織鄉賢捐款等方式,籌措編寫者勞務津貼及村志出版經費。在統一標準、眾人助力、財政保障等措施支持下,鹿泉于2022年底完成208個行政村的志書編寫,并于2023年獲評首批“全國村志編修示范區”稱號。

從“紙上春秋”到振興動能

太行東麓云霞漫卷,滹沱河畔星火燎原。

站在東焦村邊東坡山上俯瞰,巍巍太行環繞之中,抗戰時期建屏縣委縣政府、華北軍區榮臻子弟小學、華北人民政府、華北新華書店總店等紅色遺跡星羅棋布。

“這里是鹿泉紅色遺跡最為集中的區域。”安明法說,鹿泉在戰爭年代曾為敵占區,過去人們一直認為這里紅色資源貧乏,但在村志編寫過程中,大家陸續發現20多處重要革命遺址。依托挖掘的黨史資料,鹿泉已建起67個村史館、10多座紅色陳列館,拍攝專題片13部,在當地黨史教育、干部培訓、紅色旅游等工作中發揮了村志力量。

村志編纂是一次系統的村情調查、資源普查和文物詳查。鹿泉村志編纂不僅是鄉土歷史記憶的復原,更成為當地續寫新篇章的密碼,實現從“尋根”到“續脈”的跨越。

20世紀80年代起,東焦村曾建起23座水泥廠、多座采石廠,年總產值達10億多元。從2010年開始,因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加速,建材相關企業陸續關停,東焦村開始轉型。

“編寫村志也是統一思想的過程,大家意識到,東焦村要發展必須徹底扭轉觀念,走生態發展的路子。”安會平說,編完村志后,村里說干就干,將原來的村辦水泥廠轉型為一家核桃飲料加工廠。

“對各村村志資料分析比較,可為村莊發展找到借鑒,明確思路。”安明法說。

此外,東焦人還逐步走出大山,與曾在東焦駐扎過的紅色單位再續前緣,邀請他們為東焦發展獻計出力;組織建屏文化交流協會,在書法、詩詞、繪畫等多領域加強與外界交流,現已輻射到整個縣區。

東焦村北,漫山的果樹在春日陽光下盡情舒展著枝丫。“這里曾是一座磷礦,上個世紀開采多年后被廢棄,遺留眾多礦坑。”河北大桓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郅素玲說,村里編修村志發掘出河北農大曾在東焦辦學的歷史后,建立了老校友工作站。得力于專家技術支持,公司目前已實現200多畝山地的植樹覆綠。

村志不僅可存史、育人,更可經世致用。

根據村志資料,鹿泉編寫《鹿泉村情》《鹿泉村情探析》,成為當地黨政干部的案頭工具書;在村志基礎上編修《鹿泉古跡》《鹿泉文化遺產》等專業志,助力文旅產業發展,近年當地先后建設土門關驛道小鎮、德明古鎮、龍泉古鎮等歷史景區;整理歷代村莊治理經驗,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

“村志里有對古代賢達功德的彰表,也有對歷任村干部為村辦實事的真實記錄,對在職年輕干部也是一種鞭策。”安明法說,村志激勵作用不亞于發獎金、給榮譽。

春日暖陽下,東焦村寬闊的街道上,村民悠閑地趕著大集。

王克新的后人王東磊,于2021年擔任東焦西隊村支書。今年,王東磊正謀劃將村里的水泥路鋪成柏油路,因為在他心頭一直盤桓著一個問號:“水泥路是老支書修的,自己能給后人留點什么?”

(2025年第13期《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鞏志宏 田策)

編輯:吳攀



久久国产最新观看地址,久久亚洲国产综合网,日本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久久精品亚洲领先
好吊操好吊妞在线观看妞 | 中文字幕福利视频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 精品国产精品国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