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搜索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雪域高原“兵媽媽”〡記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張瑛

2025-03-27 08:02:53 來源:法治日報 -標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廉穎婷

“病人已經休克,出現心搏驟停,迅速組織抗休克治療!”今年元宵節剛過,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一醫院接收了一名情況危急患者,該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張瑛第一時間趕到診室,與其他專家一起搶救,直到病人情況穩定后組織后送。

這已經不是張瑛第一次面對這樣的緊急情況。從軍30年,張瑛巡診的足跡遍布青海省6州2市45個縣區,成功參與救治上萬名駐地官兵和各族群眾。“戰士守護高原,我們守護戰士。”張瑛說。

這些年,張瑛先后被全國婦聯表彰為“全國三八紅旗手”,被中央軍委表彰為“全軍備戰標兵個人”,被聯勤保障部隊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和“衛勤保障先進個人”,2024年被中央宣傳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評選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護佑生命

1995年,張瑛從地方高校畢業后,奔赴高原從軍。入伍第二年就加入高原愛民模范醫療隊,繼承鐵心向黨矢志不渝的“老高原”精神,每年前往藏區牧區巡診巡治,既當送醫送藥的救護員,又當黨的聲音的宣傳員。

2010年4月,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生7.1級地震。張瑛和戰友在機場接運傷員時,不慎摔傷致右臂骨折,她顧不上個人安危,只用簡易支具固定后,強忍疼痛繼續接診、查房、會診。藏族居民央珍回憶道:“地震時我的胳膊斷了,打了止痛藥晚上還疼得睡不著覺,看著張瑛醫生打著繃帶還在搶救病人,心里真不是滋味。為了老百姓,解放軍真的可以奮不顧身。”

這些年,張瑛先后參加青海玉樹和甘肅積石山等地雪災、地震救援工作,多次參與重大演訓保障任務,常年請纓帶隊巡診喀喇昆侖哨所。

張瑛覺得,作為聯勤軍醫,她們就是官兵和民眾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線,無論路有多遠多難,哪里有需求她就去哪里。

近年來,干部選調交流機會很多,一些同志相繼調整到其他醫院工作。憑借張瑛的條件,她可以選擇去更好的平臺發展,可她把機會主動讓給別人。張瑛說:“巡診這么多年,部隊官兵在我心里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到他們在這里堅守,總想為他們多做些事。”就這樣,張瑛在高原一待就是30年,面對單位4次改革轉隸,她堅決聽從組織安排,哪里需要就去哪兒。

暖心兵媽

“作為一名軍醫,保障作戰是我的職責;作為一名黨員,沖鋒在前是我的使命。”任務最重時,張瑛曾在生命禁區堅守360多個日夜,先后40余次徒步到高海拔一線點位巡診,成功救治25名高原病重癥患者,為4000余名官兵提供心理咨詢服務,被高原官兵親切稱為“兵媽媽”。

一次,某哨所下士宋浩在執勤時,突發重度高滲性脫水。戰友們用簡易擔架把他送到醫療隊后,張瑛隨即展開搶救。她忍著高海拔帶來的劇烈頭痛,跪在硬板床上實施心肺復蘇,雖然嘴唇已經發紫,但仍冷靜給出準確用藥搭配和劑量。

幾番操作下來,終于把宋浩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為了確保宋浩平安度過危險期,張瑛在他病床旁守了一夜,直到年輕的戰士醒來,發現一個穿迷彩大衣的女軍醫正用熱毛巾敷著他的手臂。

“寧愿自己吃苦,也不讓戰友痛苦”,這是高原醫療隊傳承至今的一種精神,張瑛一直牢牢記在心底。每次去巡診,張瑛都會和隊友們將復雜的醫學知識印制成淺顯易懂的“口袋”手冊,這是給山上官兵最好的禮物,他們也親切地稱呼張瑛為“張媽媽”。

勇攀高峰

張瑛就像“駱駝草”一樣扎根大漠戈壁,為醫療事業默默奉獻著青春與智慧。30年來,從普通醫生到科室主任,每個崗位上,張瑛都在拼搏奮斗、爭當先鋒,竭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多年來,張瑛始終把高原病防治作為研究的重要方向,在各類高原人群中展開大規模調查,摸清高原病發病規律,編印《急性高原病診斷與治療》《高原科學用氧指征》等5部實用手冊,完成10項醫學課題研究,獲得軍隊和省部級三等獎以上科研獎勵4項。

當普通醫生時,張瑛主動開展業務創新,積極為科室建設出謀劃策提建議。擔任重癥醫學科主任后,為了盡快按編運行,她主動承擔科室籌備和組建任務。

那段時間,她帶著科室骨干先后赴青海省人民醫院、青海省紅十字醫院、西部戰區總醫院等6家軍地醫院重癥醫學科現地考察,詳細了解病區規劃、設備采購、人員配置、救治流程等重點內容。回到單位,張瑛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加班加點研究籌建方案,經常是凌晨一兩點才回家,因為超負荷連軸轉,身體明顯消瘦。

在大家的努力下,僅用6個月,重癥醫學科就具備全面開展業務的能力,運行1年就成功搶救120余名急危重癥患者。

去年2月,一名軍校學員突發高原肺水腫,生命垂危。張瑛帶領全科在兄弟醫院專家指導下,連續搶救8個晝夜,最終把患者從“鬼門關”拉回來,并轉入上級醫院繼續救治。患者家屬激動地說:“是重癥醫學科的醫生挽救了我們這個家庭!”

“醫學不是一個人的事業,需要一代代人接續奮斗。”多年來,張瑛一直把培養人才作為最大的責任,多次到玉樹州囊謙縣、海東市三合鄉等偏遠地區基層衛生機構進行醫療幫帶,先后培養12名少數民族醫生,很多已成為當地醫療骨干。

張瑛總是平淡地看待自己的成就,經常反思和總結診療中的差距和不足,有時候病例一看就是幾個小時。“我的工作很平凡、很普通,做的都是分內的事。”她說,“我將一如既往用情用心為戰友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保障,身體力行為戰友們送去值得信賴的健康服務。”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一醫院供圖)

編輯:韓瀟



久久国产最新观看地址,久久亚洲国产综合网,日本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久久精品亚洲领先
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 |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男同 | 中文字幕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