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漢朝
當今世界,數字化以不可阻擋之勢席卷全球,將人類文明的原有秩序拓展至全新的領域,引發了一系列法律變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專題部署了“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任務,對進一步深化法治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對法學理論、法治新生事物研究等提出了新問題、新期待。近些年來,為適應互聯網數字技術的發展,以中國為代表的在線訴訟以嶄新的姿態勃然興起,對傳統訴訟模式提出了挑戰。所謂在線訴訟,簡言之即通過互聯網進行的線上訴訟,包括“線下糾紛線上審”“線上糾紛線上審”(以下簡稱雙線訴訟)和“線上線下交叉糾紛線上審”等形態。其與傳統訴訟模式在產生的社會基礎、表現形態和運行方式、實踐需求等方面都不同。深入總結和把握在線訴訟的特點及規律,確立在線訴訟特有原則與制度,推動司法實踐發展,豐富民事訴訟理論內涵,創建中國特色原創性自主知識體系,找準法治理論“彎道超車”的突破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廣泛的國際意義。
在線訴訟特有原則,是指除了適用或調適適用民事訴訟一般原則,根據其特殊性貫穿于在線訴訟或其中某一形態的整個過程,或者在其主要階段起主導作用的其他根本性準則。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五個原則:一是線上糾紛線上審原則。實踐中線上行為形成的證據材料等,若移到線下物理空間審理,很難達到“同場同景”下的認知效果。比如在網上受他人誹謗的證據及感受,移到線下會導致認知上的差異。相反,線上糾紛線上審才能保證“同頻共振”,更符合認知規律。因此,如果雙方當事人之間的交易、侵權等行為及糾紛均發生于線上,則應當在線上進行訴訟審理。今后立法可考慮作為一項原則規定之。二是證偽不證真原則。區塊鏈、可信時間戳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實現了數據的可溯性、保真性,以智能合約的方式實現執行的自動化和穩定性。在線訴訟中,若當事人運用這類技術手段,收集、存儲了客觀上沒有更改可能的相關證據材料,除非當事人能證明其偽,無須證明其真,法院即應認定該證據的真實性。既保證了證據認定的精準度,又降低了訴訟成本,提高了司法效益。三是傾斜保護原則。確立平等原則的目的,在于通過保障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享有平等訴訟地位和平等攻擊防御方法,實現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為了準確貫徹這一原則,必須從實質上對處于絕對技術能力、法律責任承擔等弱勢的一方當事人進行適當傾斜性保護,從而防止或矯正實質上的不平等。四是公開審判與信息保護并重原則。公開審判是傳統訴訟理論和立法司法的一項重要原則,是訴訟民主的體現,充分回應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的體現。但在數字時代,公開審判面臨著一系列難題,例如如何保障庭審不被非法轉錄、傳播、任意剪輯斷章取義,如何保障網民正確行使輿論監督權,如何防止數字化個人信息被收集濫用等。在線訴訟模式應當注意防止和克服不適當的過度公開導致過猶不及,反而使其成為妨礙司法公正的桎梏。五是數據安全優先原則。實踐證明,在線訴訟平臺的各種數據相較于其他數據處理更容易被不法爬取、存儲、分析、預測,一定程度上會威脅國家和社會的數據安全。因此,應當確立在線訴訟必須遵循數據安全優先原則,并在理念、技術以及適用中全面貫徹落實,確保數據安全。
在線訴訟的特有制度,是指在在線訴訟的某個階段或者某個方面起重要作用,并且區別于傳統訴訟的具體規則。我們應當根據數字時代的技術特點和在線訴訟規律,深入探索其特有的制度設計。一是通域管轄制度。相較于傳統訴訟管轄以地域區劃為基礎,在線訴訟模式是以互聯網交互無地域界限、無距離概念等為基礎的。法院應當適應這一特點,突破傳統地域管轄區劃,根據相關法院的人員力量、辦案能力、案件業務量等統一確定管轄的制度。這是數字時代訴訟管轄的基本特征。二是準代表人訴訟制度。數字時代下,線上平臺商業模式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無數客戶連續發生海量同種標的、同類性質、標的額不大的交易。此類案件都發生在網上,一般事實清楚、違約情形類似,案件同質化現象突出。建議探索創建準代表人訴訟制度,對一定時期內在線上發生同類交易產生糾紛的當事人起訴的,經法定審查程序,確屬同類訴訟標的、相同訴訟請求的,亦可直接適用該類案件判決、裁定,以使大批量沒有規則價值的簡易案件被快速、簡化、批量化處理。三是多元審級制度。目前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作為例外民事訴訟小額爭議案件實行一審終審。就未來立法而言,雙線訴訟模式宜考慮互聯網行為即時、快捷、經濟、行為留痕、證據易固定等特點和規律,在公正與效率的價值衡量基礎上,構建多元審級制度,科學配置司法資源。重大、疑難、復雜、關鍵證據未運用區塊鏈等技術固定、當事人爭議較大的案件,實行一審、二審和有條件的再審;雙線訴訟完全顛覆了傳統訴訟模式,許多此前從未遇到過的新情況新問題,立法亦屬空白,缺乏依據,對此類案件可考慮設立三審終審制,不設再審程序,以使這些規則創新得到更高層級法院乃至最高人民法院的確認;一般案件特別是關鍵證據運用區塊鏈等技術固定,沒有變更可能,當事人無法推翻或反證的,可以實行一審、二審制,不必設再審程序。四是送達即時生效制度。即指法院審理在線訴訟案件特別是雙線訴訟案件時,以電子送達方式送達訴訟文書,除系統技術問題等特殊情況外,訴訟文書自送達信息到達受送達人電子地址所在系統時即為生效。其突出特點是,送與達無時間間隔,一送即達,即刻生效。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數字時代,這有利于及時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
總之,在線訴訟與傳統訴訟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作為數字時代出現的一種特殊訴訟形態,其必然存在自身特有的原則與制度,這是由訴訟活動內在規律所決定的。構建在線訴訟特有原則與制度,并不是對傳統民事訴訟原則及制度的完全拋棄,而是豐富和發展。在線訴訟模式除了適用數字時代應有的特殊原則與制度,仍適用或調適適用傳統訴訟模式的一般原則與制度。這種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結合,構成了當今世界人類訴訟活動與制度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我國的在線訴訟特別是互聯網法院開辟了人類司法史上的新境界,要十分珍惜這一法治成果,對其進行深層次、體系化、創新性理論闡釋,升華形成中國特色原創性自主知識話語體系,在世界法治理論中樹起一面中國的旗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法治經驗和智慧作出積極貢獻。
(原文刊載于《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5年第1期)
編輯: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