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搜索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環境法私人實施的法律定位與制度完善研究

2025-03-26 10:44:09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標準+

□ 王圣祥

良好、適宜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立命之本、發展之需。生態環境保護需要環境法規范的實施予以保障。隨著公民環境意識、法律意識的不斷提升,公民以其自身行為參與環境法律實施正逐漸成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新勢力。環境法賦予了公民等私主體利用環境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各項權利和義務,公民等私主體通過行使環境權利與履行環境義務,將自身環境利用行為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可以有效地促進環境法規范的實施,彰顯私人實施環境法的獨特優勢,推動我國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構建和完善。

環境法私人實施的理論基礎

環境法私人實施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私主體的消極被動守法,更表現為私主體通過對自身權利的行使與義務的履行,積極推進環境法生態環境保護功能的實現。環境法私人實施的理論基礎主要源于公民環境權理論和公共信托理論。

(一)公民環境權理論

公民環境權理論是關于公民等私主體是否對環境享有權利、享有何種類型權利、如何行使權利以及如何保障權利行使等理論。公民環境權不僅強調公民對環境資源享有權利以確保自身的生存需求,更強調公民等私主體應當保護環境以實現主體更好地生存和發展需求,公民環境權是集權利與義務于一體的權義復合型權利。公民環境權理論將公民從單純追求個人利益的“理性經濟人”上升為兼顧個人利益與環境公共利益的“生態理性經濟人”,促使公民在利用環境資源時遵循自然規律,積極參與國家環境事務管理,在自身權益和環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時以自身行為救濟或尋求公力救濟。

(二)公共信托理論

公共信托理論主張人類生存發展所需的各種環境要素、環境資源應歸屬于全體國民共同所有,是全體國民的“共通財產”,任何人不能任意對其占有、支配或損害。全體國民將“共通財產”委托國家及其政府進行管理和保護,但并未放棄對“共通財產”的共同所有和監管,當國家及其政府無法有效保護或侵害環境資源時,全體國民有權通過訴訟等方式要求國家采取保護措施或國民以自身行為保護環境。

環境法私人實施的法律定位

(一)環境法私人實施的法律依據

環境法私人實施以私主體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的形式規定于我國環境保護法以及多個環境保護單項法中。盡管現有的規定數量不多且分散,多數權利與義務的實現需要由國家公權力引導或配合,但卻是支撐私主體主張環境私益與環境公益享有與救濟的法律依據。

(二)環境法私人實施的功能定位

一方面,環境法私人實施有效彌補公共實施的規制漏洞。環境法公共實施易受“規制俘獲”或地方保護主義影響,難以有效監管、救濟所有的受侵害環境權益。私主體通過檢舉、公益訴訟等方式,可有效彌補公共實施的規制缺陷,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全面保護。另一方面,環境法私人實施有效推動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私主體或自覺主動或在國家引導下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積極獲取環境信息和參與環境治理,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檢舉或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在維護環境公共利益的同時,提升了社會整體的環境法治意識和參與能力,有利于推動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的構建。

環境法私人實施的制度完善路徑

環境法私人實施功能的有效發揮,離不開完善的實施制度和保障措施。首先,應賦予私人實施明確的法律權利能力。公民環境權是私人實施環境法的權利基礎,如果缺乏以法律形式存在的公民環境權,私人實施將成為無根之木。為貼合我國生態環境法典編纂體例要求,應考慮在總則編中規定公民環境權。同時,進一步放寬社會組織參與環境司法、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條件,允許更多社會組織參與,有效釋放社會組織在環境保護中的自身優勢。其次,應完善私人實施的法律行為能力。制定更加合理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既要公開政府環境信息,又要公開企業環境信息。既要拓展公眾環境知情權的行使深度,又要確保公眾環境知情權不被侵犯。同時,優化公眾參與制度,擴寬公眾參與形式、提升參與質效,確保公眾能參與、敢參與和參與有保障。舉例而言,對于私主體環境檢舉權的行使,要確保在充分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采取多種形式的鼓勵措施,鼓勵私主體行使檢舉權以保護環境公共利益。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設計合理的人民陪審員選拔機制,確保參與主體的廣泛性、公開性和公正性,并為參與主體提供適當的保障措施,確保人民陪審員的參與實效。最后,應為私人實施提供充足的社會保障能力。大力發展律師職業,鼓勵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加強對環境糾紛律師的業務培訓和獎勵扶持,充分發揮律師在環境糾紛化解中的專業知識和溝通技能。鼓勵高等學校法學教育為環境糾紛律師人才隊伍培育后備力量。將環境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大環境法治教育的中小學宣教力度。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社交網絡,以多渠道和可視化方式持續推進環境法治宣傳,引導、鼓勵公眾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不斷提升公眾環境保護意識。

環境法治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調動多方積極性共同參與。環境法的有效實施,需要公共實施與私人實施共同作用,既堅持公共實施為主導,又充分發揮私人實施的多元化、多樣性、靈活性優勢,形成治理合力以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編輯:梁婧



久久国产最新观看地址,久久亚洲国产综合网,日本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久久精品亚洲领先
亚洲中文字幕一美不卡 |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 一本综合久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