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人民法院在受理一起關系到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林木賠償糾紛案中,借助當地村干部與村民聯合參與調解的力量,以“院壩調解”的形式成功解開雙方當事人心結,順利推進該村高標準農田建設。
自行毀樹引糾紛
2022年9月,根據縣政府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統一規劃,安岳縣某村部分農田屬于整治范圍。按照要求,村民需在限期內將農田四周雜樹移栽,以便于挖掘機作業,為今后高標準農田種植機械化操作提供條件。被告葛某因原告楊某兵房屋周圍7棵雜樹久未處置致其臨近農田整治延誤,自行以刮皮、砍伐等方式對楊某兵雜樹進行毀損,雙方發生爭執,楊某兵遂訴至法院,要求葛某在被毀損位置種植同樣規格的新樹或賠償損失4500元。
“院壩調解”巧解紛
2023年5月9日,安岳法院流動訴訟服務隊前往該村村委會,聯合村干部、村民開展“院壩調解”。首先,邀請村干部就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方針及農田整治過程中涉及的相關問題向原、被告和旁聽群眾進行政策宣傳,調解法官再通過“法、理、情”融合的方式展開調解引導,提升當事人對國家穩糧增收相關政策的認知度,并發動旁聽群眾多方勸解。最終,被告對不經商量損壞樹木的行為向原告賠禮道歉并請求諒解,原告也主動放棄相關賠償要求,并承諾將盡快處理雜樹,雙方握手言和,糾紛得到徹底化解。該村村委會與村民對法院通過調解方式讓農田整治順利推進予以“點贊”。
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安岳法院將持續開展流動訴訟服務進鄉鎮、進農家,把法律咨詢、維權服務、訴調對接、普法宣傳等司法服務送到群眾身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更好地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戰略。( 楊選榮 劉偉 文/圖)
編輯:邢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