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牢牢把握“平安古藺”建設工作主線,重點分析2021年以來“民轉刑”案件成因,決定從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入手,成立“古藺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整合力量、上下聯動、提前介入,通過司法確認、普法幫教等舉措,推進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從源頭有效防止婚戀糾紛轉化為刑事案件,護航婚姻家庭幸福,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構建排查預警體系,上下聯動“摸底子”
針對全縣婚姻家庭“民轉刑”案件防范形勢,該縣縣委縣政府專題研究,決定由平安建設領導小組、縣委政法委統籌組織,司法局推進落實,整合政法、行政部門、群團、社會等各方力量,成立“三中心一室”(“古藺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與“古藺縣婦女兒童權益保護中心”“古藺縣心理疏導中心”“古藺縣公安局婦女兒童權益保護警務室”),并及時接入平安古藺辦和“4+X”專班矛盾糾紛預警系統,依托網格化平臺,由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婦聯、司法所、派出所等有關部門及各村(社區)開展婚姻家庭突出矛盾糾紛線索收集報送,落實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報告制度。該縣聚焦生活困難、殘疾婦女兒童等人群和兩地分居、婚姻關系變化、撫養關系變動、涉及家庭暴力、婚戀情感糾紛、子女撫養權糾紛、家庭關系糾紛等人群和高風險家庭,建立重點人群和家庭關愛幫扶工作臺賬和“紅、黃、藍”三色糾紛案件研判確定制度,按“紅色糾紛親自調、黃色糾紛牽頭調、藍色糾紛指導調”的工作思路,將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
靶向推動多元化解,司法確認“開方子”
對來自各渠道的婚姻家庭類矛盾糾紛,該縣婚調中心堅持先弄清原委,再“對癥下藥”。在不同類型的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中,該縣根據案件屬性及當事人動態、靜態的不同,開出相應的“方子”。對后期執行有風險的重大類婚姻家庭糾紛,堅持“情理法相融”理念,強化公調、訴調對接,站在當事人視角傾聽思考,因勢利導、制定個性化調解方案,最終爭取進行司法確認賦予強制效力,通過靶向推動多元化解,形成閉環調解新模式。該縣對調解仍不成功的,按照“一事一策”要求,落實穩控措施,根據糾紛發展情況依法采取必要的防控舉措,降低沖突等級,防止糾紛激化。
普法幫教鞏固成效,真情回訪“拉單子”
為避免產生衍生案件,助力婚戀糾紛實現“軟著陸”,該縣婚調中心通過電話、微信、上門等方式,對調解成功的矛盾糾紛及時開展回訪,做好跟蹤問效。掌握動態情況,拉出可能衍生的問題清單,適時開展針對性服務;耐心解答矛盾糾紛當事人疑問,傾聽他們對調解工作提出的意見建議。同時,針對性開展相關法律知識宣傳,增強群眾對矛盾糾紛化解方式的認識,引導群眾通過合法渠道反映訴求,解決問題,鞏固糾紛化解成效,形成矛盾糾紛處置閉環,確保糾紛雙方事心雙結。在回訪中,該縣婚調中心通過情理法共講的方式,為矛盾雙方營造和解氛圍;依托婦聯、公安、基層組織等力量,加強對婚姻家庭糾紛弱勢方的保護力度;依托專業心理咨詢師對受害者進行疏導鼓勵,落實救助安置措施,時刻防范因情緒激化導致犯罪行為。
該縣婚調中心自2024年2月運行以來,堅持周例會、隨時召開案件研判會機制。共收案件151件,其中,揚言殺人28件、揚言報復24件、揚言自殺3件、激化打架45件、涉穩風險47件、未成年人保護4件;婚調中心牽頭調處69件、指導鄉鎮(街道)調處82件,已成功化解149件,未發生一起因婚姻家庭糾紛引發的“民轉刑”案件,群眾滿意度100%。(謝科 彭嵩)
編輯:徐媛